立足本职谋教改 丹心热血沃新花
——访我校“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林惠奖教金”获得者薛军楼



——访我校“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林惠奖教金”获得者薛军楼



在每年的新生军训场、征兵工作中、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我们都能看到他事必躬亲、孜孜不倦的身影。参与过军训的同学们会记得他,入伍参军的同学们会惦念他,上过他课的同学会敬佩他。他说,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妙招诀窍,而是在于他始终有自己的坚持:扎实工作的态度、学习钻研的深度、教书育人的温度。他就是我校党委武装部部长、军事理论教研部主任薛军楼老师。
“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获得者
2009年,是薛军楼老师来到仰恩大学的第二年。他向省里申报了一个课题——《国家征兵主体调整后高等学校做好征兵工作的对策研究》,2010年课题如期结题,同时成果上报有关部门,得到了省军区征兵部门的充分肯定,通过课题研究也让他对新时期大学生征兵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理论引领,有干事热情,更有奉献精神,经过几年的经验沉淀,厚积薄发的他在2012年收获了在征兵工作上的第一个荣誉——我校被评为泉州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之后的2013年,我校又被评为“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薛军楼老师也被评为“全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
事实上,征兵工作的开展并不容易。除去初检、复检、心理测试、特检和政治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外,学生办理离校手续、退伍后安排复学、入伍军人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府优待金发放等都需要处理。特别是近年来,征兵时间调整后,征兵工作的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每年的暑期。征兵工作虽然繁杂,但是为了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发展,薛军楼老师始终亲力亲为,甘之如饴。他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了态度,以一颗恒心、爱心去做事,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种种问题。”
对于入伍参军的同学,薛军楼老师会定期给他们打电话,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训练情况,鼓励他们在部队建功立业。今年12月的一个周末,他更是远赴上海、江苏镇江等地看望慰问在部队服役的学生。每当学生遇到困难,他也总是不辞辛劳地为他们想办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帮他们解决。据悉,我校许多入伍参军的学生在部队里都表现优异,受到上级的表彰,有多人提干或考取军事院校,也有部分同学服完两年义务兵役后选择继续留队转改士官。这些都离不开薛军楼老师无私的付出与关怀。
从2008年至今,我校已有186名学生参军入伍,目前有8人提干,7人就读军事院校,11人转改士官,46人在服义务兵役,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今年在在校生总人数下降的情况下,依然有32名学生入伍,成绩显著。
“快乐军训”理念践行者
从参与新生军训工作的第一天起,薛军楼老师就树立了一个理念:突破传统军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凸显军训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从根本上改变站军姿、走齐步和踢正步的军训“老三样”做法,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军训锻炼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格,还要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的基础上,习得一定的基本军事技能,获得充实而愉悦的学习体验。因此,他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从细节上区分部队训练和新生军训的不同、高中军训和大学军训的不同,以“快乐军训”为原则,通过创新训练内容,教给新生简单实用的战地急救护理知识、消防常识、公共安全知识等,使新生通过军训,快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他说:“人的潜能只有在逆境中才能被充分挖掘,希望通过军训,使‘温室的花朵’能在太阳光下茁壮成长,使他们能更勇敢、坚韧地面对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军训期间,他陪着新生风吹日晒,忙前忙后地指导各类项目的开展,训练场上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经历过军训的学生说:“军训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辛苦,期待可以快点结束。可是半个月后,渐渐觉得自己变得与以前有所不同了,遇到困难时会咬牙坚持下去,而不再是逃避。军训真的让我们感悟很多,结束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充满不舍,那真是一段辛苦而快乐的记忆。”
让学生参与“平安校园”建设的倡导者
身着黑色制服,手持警棍、盾牌,吼声震天,棍术虎虎生威,擒拿格斗招式刚劲有力,精神抖擞,这是我校“雏鹰”校园反恐应急分队40名队员训练时的真情实景。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构建平安、稳定、和谐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在校党委领导下,薛军楼老师审时度势,在社会大背景下根据校园安全形势需要,适时成立了我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分队,打造省内高校第一家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反恐辅助应急分队。该分队主要是由军训期间选拔出来的40名有一定体能心理基础的大一新生组成,以“量力而行,满足急需,提升学生素质,维护校园稳定”为原则,通过实行课程化管理,确保应急分队科学规范的组训,增强队员在面对紧急情况的辅助处置能力。其中,安全信息收集与反馈作为应急辅助分队的一项重要职能,成立以来在我校圆满处理有关校园安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我校成立校园反恐辅助应急分队的做法被省市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备受关注。目前,该分队配备有警棍、盾牌、头盔、防暴网枪、防暴叉等器械,配合学校治安处,承担校园巡逻任务,排查安全隐患,维护校园安全,促进平安校园的创建。
2014级新闻传播学专业杨同学说:“有时在学校附近看到他们巡逻,心里就感觉踏实了,尤其是晚上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觉得提心吊胆,有种被人保护、受人重视的感觉,非常感激他们!”
军事理论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一名教师,既要充当传授军事理论知识的教师角色,又要充当军事技能训练的教官角色;既要具备系统的军事学科理论和技能功底,又要有将军事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的能力。这是对国防教育“双师型”教师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
上过薛军楼老师《军事理论》课的学生说:“薛老师上课激情澎湃,将笼统的军事理论与他的部队经历相结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历支撑,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上完他的课后,我们都有想去参军的冲动。”“我想我们学校这么多年来大学生征兵工作能获得上级领导的首肯,估计跟他上的课也不无关系。”
在多年的新生军训中,训练内容年年有改进、年年有新意、年年有亮点,取得了领导、同事一致认同的成绩,获得了广大受训新生的喜爱。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将《孙子兵法》与西方的《博弈论》相结合,引入当代实业家尤其是我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的经历,通过校友的真实案例引领学生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在充分彰显仰恩特色的同时,使课程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同时,联合体育教研部推出受到广大学生热捧的校本课程《野外生存训练》课,将传统体育与军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许多自我保护常识,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毅力,更激发了同学们勇于挑战、敢于探索的潜能。
在谈到为什么自己上的课能受学生欢迎时,薛军楼老师表示,关键在于传授知识要学以致用,知用结合,讲解理论要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有切身的“实战”经验的基础上。
在短短的采访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薛军楼老师以勤立身的精神与深谋远虑的智慧。他始终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和科研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审视,转换思维方式,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在军事教学改革与武装部工作创新这两条战线上坚持不懈的奋斗。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六载而逝。在仰恩的六年间,薛军楼老师是良师,是益友,亦是慈父。入伍前的每一个叮嘱,军训时的每一句鼓励,教学里的每一项创新,都是他给我们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蔡诗玮、叶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