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校园菁华】林丁颖:要一直奔跑在文学创作的路上

[发布时间]:2016-06-20 11:36:00[来源]:未知

   

 
    林丁颖,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年度“学术之星”获得者。以第一作者并以仰恩大学为署名单位的剧本《柳暗花明》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发表;微电影剧本《一颗核桃》在人文学院校企合作项目中被评为的优秀实践成果,并被领秀天地目维影业所采纳;书画作品《论语创意水墨画》在学校官方微信“仰恩视角”、《仰恩大学教学质量报》发表。

林丁颖:要一直奔跑在文学创作的路上

    你眼中搞学术的人是怎么样的?文静内敛?还有所谓的“文学脾气”?然而,她也许会颠覆你的印象。初见林丁颖,她那爽朗的笑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谈起话来,更是率真随性,似那万花丛中的一点绿色,令人眼前一亮、清新自然。
 
    “家庭环境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父亲喜欢阅读和写诗,从小我就耳濡目染。尽管他平时并没有经常鼓励我要像他一样。”林丁颖认为,父亲喜爱阅读和创作的习惯是促使她爱上文学,进而追求文学创作梦想的原因。
 
    2012年的夏天,林丁颖在高考结束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她看来,系统地学习文学理论知识,有利于让自己现有的碎片化的文学知识系统化,从而创作出更具思想性和富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在追寻文学梦想的路上,林丁颖对于自己的选择毫不含糊,而且选择了就一头扎进去,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前行。
 
    林丁颖说,学习不仅是进步的阶梯,更是自己通往梦想道路的源泉动力。即将离开仰恩校园的她回眸大学生活,用“学而无憾”来表达这四年走过的日日夜夜。四年的专业学习让她对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她说,自己曾一人精读并研究过《训诂学》。这一实践经历让自己不仅对经典文学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对后面的文学创作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帮助,让自己逐渐学会了在生活中以《训诂学》中的观点和思维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这从剧本《柳暗花明》《一颗核桃》等原创文学作品就能觅得踪影。因为文学创作需要生活沉淀,占有广泛的素材,为此,林丁颖从经典学习入手,广泛涉猎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经典之作,并结合自己所长进行二次创作,拿出了《论语创意水墨画》,展现了她将绘画与文学相融合的创作才能。
 
    在采访中,林丁颖不忘提及舍友。她说,能在大学里遇见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是很幸运的,自己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一些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作品,也并非仅靠一己之力。“作品《柳暗花明》,我在高中时就已经有了思路,但是一直没能写出来。后面正好遇见了同样爱好写作的舍友,在她的灵感启发下才得以成形。”她说:“作品能够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并被一个制片公司看上,也有舍友的功劳。”如今她除了找了一份在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还兼职和舍友一起开了一家文学工作室,专门从事文案和剧本方面的写作。她告诉我们:“对文学的那份喜爱和执着依然如初,我将不忘初衷,继续奔跑在逐梦的路上。”(陈雪妹 王云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