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1月8日,仰恩大讲堂第三十四讲在第三教学区和昌教学楼博雅讲堂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福建省思政课教指委形式与政策课分指导委员会主任肖仕平来校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
讲座中,肖仕平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情怀切入,向师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及要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传统文化深蕴。他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两个结合”做了详细解读,通过典型案例介绍,深入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肖仕平精心梳理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观点,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向同学们呈现了报告的精神内核。当讲到习近平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他采用古今对比的方式,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共通性,让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
肖仕平与师生们亲切互动,积极回答了大家的提问。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希望大家深入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伍嘉雪/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