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学海济长风 青春逐梦行——访我校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一)

[发布时间]:2025-03-06 15:44:51[来源]:学生通讯社

在仰恩大学这片学习知识殿堂上,每一位学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青春的华章。2024年,我校再次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们不仅在学上追求卓越,更在实践中展现了仰恩学子的风采。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不仅能看到青年大学生奋斗的足迹,更能体会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慧识笃行书华章娜影翩跹踏新程

——访我校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慧娜


人物简介:张慧娜,我校2022级工业工程学专业学生,管理学院团委学生第一副书记,曾获仰恩大学一等奖学金、吴庆星奖学金;荣获泉州市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仰恩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仰恩大学管理学院“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在全国数智商业生态大赛、福建省第二届数智制造商业综合能力大赛、仰恩大学第十四届电子商务“创新、创造及创业”挑战赛等赛事中屡获殊荣。



“学习是生活的核心。”这是张慧娜始终践行的准则。在大学期间,她不仅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跟随老师的思维节奏,深入分析知识点的逻辑脉络,还在课后高效完成各科作业,认真思考每一道题目。她深知复习的重要性,因此会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为了拓宽学术视野,她密切关注各类资质考试动态,一旦确定目标,便制定阶梯式备考计划,争分夺秒地投入其中。“参加学科竞赛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张慧娜坚信,知识的力量在于应用。通过竞赛,她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以赛促学,构建了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除了书院和图书馆,操场跑道也是她常驻的场地之一。她在学习之余坚持规律锻炼,劳逸结合,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


 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基础上,张慧娜还注重丰富自身的实践经历。作为“侨韵淘乡”赴泉州市金淘暑期实践队的领队,她展现了卓越的沟通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她认为,人与人的连接、思想的碰撞能激发出无限可能。因此,她积极发掘并融合队员们的优势,合理分配任务,成功化解了团队合作中常见的分工矛盾。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打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电子宣传册、文化IP“粮龙龙”以及特色宣传片等文创产品,并提出了“研学+销售”一体化创新方案,与地方携手助推乡村振兴。当被问及团队协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时,张慧娜笑道:“把后背交给团队,全身心投入团队!”


 “通过四六级、取得基本证书,获得奖学金,享受大学生活。”这是张慧娜在大一专业认知课上许下的三个愿望。如今,这些愿望已一一实现,荣誉为这份承载着青涩期待的字条写下了圆满注脚。然而,她并不止步于此。在她看来,获得国家奖学金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源泉。展望前路,她将继续秉持勤勉争先之志,以所学回馈社会,跨越重峦叠嶂,续写辉煌篇章。(陈韵冰/文)

 

在探索中成长于行动中绽放

——访我校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梅花


人物简介:曾梅花,我校2022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她曾斩获第十五、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福建赛区三等奖四项、优秀奖三项,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福建赛区本科组选拔赛三等奖等诸多荣誉,并多次荣获仰恩大学奖学金以及泉州市“三好学生”、仰恩大学“三好学生”、仰恩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



“每次为项目冲刺荣誉时,最让我着迷的从来不是荣誉本身,而是那些在未知领域跋涉的脚印。”让她印象最深的是筹备2024年5月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创新训练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化的平衡探究——以泉州蟳埔村为例》时的实地调研。由于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她决定与团队成员亲自前往蟳埔村开展考察。在深入村落观察、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她们真切领略到传统簪花围的独特韵味,而非网红式商业化的表面繁荣。曾梅花表示,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不仅能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还进一步深化了她们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期间,我们还有幸采访到著名的传承人晴天姐姐和黄晨老师,让我深深折服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人的坚守。”这次经历不仅让她收获了实践成果,更点燃了她不断进取的热情。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谈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创作灵感,曾梅花表示:“创作源于日常积累,需要勤思善变,勇于创新,避免墨守成规,更要将灵感付诸实践。”在参与视频类项目制作时,面对天气、演员等不可控因素,她始终保持稳定的心态,适时调整规划,并根据突发状况采取相应对策;遇到技术短板,她及时自我提升,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广泛搜集有用信息,并将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同时,她还积极向老师和团队成员请教,借助外部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曾梅花表示,正是团队的齐心协力,才让他们克服困难、共创佳绩。


 回顾个人成长,曾梅花分享了三条人生感悟:“目标感大于一切”“抱怨不如行动”“悦人不如悦己”。她坦言:“与其说目标,初心或许更为贴切,它如同航标,迷茫时指引方向,避免手足无措。”在一次结课作业中,面对陌生的课题以及冲击高分的决心,曾梅花与队友先是在各相关平台寻找优秀案例,并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随后调动课堂所学知识加以思考与应用,同时积极向老师寻求建议,根据反馈及时修改调整。历经两周不分昼夜的艰难准备,她们最终取得佳绩,赢得了班级师生的认可。谈及“抱怨不如行动”,曾梅花表示,面对学业与策划案、设计、短视频制作等实践任务的压力,她也曾疲惫抱怨,但她深知行动为先。在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她学会放平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逐一解决难题。曾梅花用亲身经历诠释了这些感悟的力量,也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以目标为引,以行动为翼,奔赴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展望未来,曾梅花表示会继续永葆初心,向优秀榜样看齐,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同时,她计划通过广泛阅读提升认知,坚持发展兴趣爱好。她坚信,只要持续努力,就能实现梦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吴怡真/文)

 

深学细悟知行合一

——访我校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何贞贞


个人简介:何贞贞,我校2022级金融学专业学生,曾获2023年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2023年第二届全国ETF模拟投资菁英挑战赛三等奖、2024年第十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团队省赛二等奖、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校赛三等奖、2024年仰恩大学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在金融学专业的学习中,何贞贞深刻认识到,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她积极参与金融学学科赛事,在模拟交易与案例分析中加深对金融学专业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在课余时间,她坚持阅读专业书籍和财经新闻,紧跟行业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何贞贞还注重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讨论,通过思想碰撞获取新的解题思路,突破自身的思维局限。


 从小就对数字敏感的何贞贞,进入大学后,微积分课程进一步激发了她的兴趣。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她决定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她坦言,竞赛试题的难度超乎想象,仅凭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足以应对,因此她在备赛过程中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系统梳理数学概念、定理和解题方法。在夯实基础后,她通过大量练习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来提高应试能力,同时注重思维训练,提升解题的灵活性。“勇敢尝试,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何贞贞最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赛,最终却意外获得了“三等奖”。这次经历不仅让她收获了荣誉,更增强了她的信心,激励她在后续的比赛中继续挑战自我。


 “欲知天地宽,且试脚下路。”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试错之旅,相比于在意成本,何贞贞认为允许自己反复试错是修正和提升自己的重要方式。在参加全国ETF模拟投资菁英挑战赛、“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等模拟“炒股”类比赛时,面对收益率的波动,她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大一期间,她参加了多场模拟“炒股”类比赛,虽然未能取得理想名次,但她通过寻求他人指导、自学网络平台上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经历为她后续的比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备战第十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省赛时,何贞贞与团队成员每天交流行情、研究政策导向、预测大盘走势,并坚持复盘与计划。这项赛事持续约一个月,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模拟交易中保持优异且稳定的收益率。作为团队的“操盘手”,何贞贞建立了适合团队的交易体系,合理利用软件获取股市信息,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走势。同时,她与团队严格控制风险,注重回撤管理,确保本金安全。最终,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荣获“二等奖”。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何贞贞坚信,努力耕耘必有回响,但不努力绝无收获。她表示,唯有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拓展视野,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经历充分证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勇于试错的心态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林佳静/文)